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颱風、地震、暴雨~台灣天然災害不少,不一定遇到戰爭才需要撤離避難。發生意外或災害時,我們可能必須在住家內避難無法外出,沒辦法購買或補給生活用品。人們也可能因為災害帶來的恐慌,過度搶購囤積物資,造成民生物資供給短缺。
平時做好準備,適度儲存避難所需物資與裝備,瞭解基本的逃生與急救技巧,幫助我們和摯愛親友順利渡過災害發生初期的恐慌。
家中準備物資可以按照同住親友、動物夥伴的人數、年齡及個人需求,按照 7 至 14 日的生活所需,估算物資與裝備需求,也能額外準備器材跟設備供使用。
※當斷水斷電時,先從不易保存的生鮮、冷藏或冷凍食品開始消耗,後續才是室溫保存,以及可長期的蔬果、乾糧等食材
※儲備燃料時,要多留意可能發生火災的風險。在使用燃油發電機時,留意通風狀態,避免在密閉環境使用,反而更危險。
詳細居家儲備物資清單,《積極行動指南》整理好了
紙本版限定附件,列出物品檢查清單與相關文件製作表格,可自由填寫、複製使用唷!